正心書院

      日月潭也有書院?—正心書院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:胡堯儲
    南投縣有三所書院分別為:草屯鎮的登瀛書院,南投市的藍田書院,集集的明新書院;你可知在清朝時期,日月潭的拉魯島(當時叫珠嶼)上有一座「正心書院」?
    現在的「伊達邵」,原來叫「德化社」, 2001年邵族成為原住民第十族後更名,是目前在日月潭畔,還可以輕易感受到原住民風味的一個聚落,通常,在原住民的部落裡,看見教會或教堂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,但是要瞧見漢人的寺廟,那可就不容易了。
    在伊達邵,面對日月潭的西側,有一間還算堂皇富麗的廟寺:〔明德宮〕,成為伊達邵原民聚落中一個惹眼的建築。
「明潭得天地精華,宮居北堀揚文化;
德業承聖賢道統,院繼正心振士氣。」
  明德宮內殿廟柱上的這幅對聯,充分說明了廟址之所在,以及建廟的動機,根據明德宮誌的記載:「溯源阿里山曹族,遠獵追鹿西巒,始發現珠潭浮嶼,乾隆辛丑,黃漢通來,拓越掄龍嶺,即漢曹同化,互居湖畔,迨至光緒二年(1876),首建〔正心書院〕於珠嶼上,以開課興學而大振儒家之文風....」;關於高山族追獵白鹿而發現日月潭之傳說,有多種說法,其真假難以斷定,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在清朝時期,日月潭畔即有少數的漢人居住,後來移居之漢人漸多,為了弘揚儒學,教育子民,逐於光緒年間,於現今之光華島上建立「正心書院」開始授課講學。
    〔正心書院〕的設立還有一種說法是,1874年發生「牡丹社事件」,之後,清廷為增加本島防務而開闢越山道路,負責中路開八通關越山道的總兵吳光亮,在探勘時來到日月潭,當時適逢荷蘭教士甘為霖已在籌畫當地傳教,吳光亮以為:此為中華之地豈容外來文化入侵!遂興建「正新書院」教授漢學。
    後來由於島上之住民不斷遷出,人口漸少,正心書院逐漸荒棄傾廢,其弘學之主神-文昌帝君,也被附近百姓請至家中供奉,後來再移至水社村北吉巷之益化堂奉祀。
  民國廿三年,台灣電力株式會社,在日月潭築壩以蓄水發電,由於完工後潭面加寬,湖水升高,週遭村落、田地皆成水域,當時的水社村有主祀慚愧祖師與玄天上帝的龍鳳宮;奉祀三恩主、關聖帝君、孚佑帝君、司命真君、文昌帝君等的益化堂二間寺廟,經過二廟同意及庄民大會決議,廟產由電力株式會社收買,所得款項,租用日月潭北山保安林地合建奉祀二廟神祇的新廟,稱「文武廟」。
. 當時暫奉在益化堂的文昌帝君,也就因而再次移往文武廟祀奉,這其間的過程,在明德宮誌裡如此記載:「自從珠嶼上之正心書院傾廢後,其弘學之主神文昌帝君,即暫奉於人家,或陪奉於益化堂而至文武廟,歷程花甲有餘之悠久歲月,則無本堂之宮闕可歸。」
  神無廟可居,如同人無家可歸,寄人籬下總不是長久之計,因此潭畔諸多居民便倡議建廟,在德化社旁舊稱〔剝骨社〕之北堀,覓得一處紗帽顯官之穴的絕佳風水之地,背山面潭,視野開闊,於是在民國七十一年(歲次壬戌)農曆十一月廿三日動土興工,直到民國七十八年(歲次已巳)冬,舉行鎮座大典,才正式將文昌帝君移請回宮。
  明德宮,除了正殿供奉文昌帝君之外,神龕前還擺著諸多神座及令旗,有媽祖,太子爺,濟公等等,另外右殿祀奉福德正神,左殿供奉城隍尊神,整個廟殿顯得莊嚴肅穆,另外值得一提的,是殿簷龍柱的木刻雕飾,完全沒有彩粧上色,再加上長期香火的薰染,透露出一份樸素古雅的精緻美感,有別於一般廟寺的金碧輝煌。
  台灣在建廟的過程中,經費都有賴信徒的捐獻共襄盛舉,經人捐款贊助的部份,都會刻上捐款人之芳名;仔細瀏覽廟寺,可以從捐款人的姓名中發現有不少是當地的原住民,甚至廟寺之主任委員亦是原住民,這樣的情形充份顯示出明德宮並不是單純的漢人寺廟,而是一份漢人和邵族共同擁有的文化資產了.而這樣的結果似乎也讓人察覺到,在漢、邵兩個族群中,明德宮正扮演著某種文化上的融合和交流,明德宮或許將會是最好的見證吧!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